妈妈哟妈妈/亲爱的妈妈/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/扶我学走路/教我学说话/唱着夜曲伴我入眠/心中时常把我牵挂/妈妈哟妈妈/亲爱的妈妈/你的品德多么朴实无华/妈妈哟妈妈/亲爱的妈妈/你激励我走上革命生涯/亲爱的妈妈;
党啊党啊/亲爱的党啊/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/教育我爱祖国/鼓励我学文化/幸福的明天向我招手/四化美景你描画/党啊党啊/亲爱的党啊/你的形象多么崇高伟大/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/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/亲爱的妈妈/亲爱的妈妈啊……
我们经常唱《党啊,亲爱的妈妈》这首歌,总会想起妈妈。
我离开连队几十年了,还念念不忘连队的饭菜,回味起来,觉得越发像妈妈的乳汁。
连队的饭有如妈妈的乳汁,这种深切的感受和体会,只有当过兵、在连队生活三年以上的军人可能才有。
“吃饱饭不想家炊事班长顶半个指导员饭菜不香,惦记爹娘”……当兵到连队,我们就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。可见连队与家、与妈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多么紧密。
我在连队生活了五年,后来当干部进了机关,虽然在外面吃了不少美味佳肴,但总感觉比不上连队战士做的饭菜鲜香、可口,对连队饭菜有种特殊的情结。
在师、集团军机关工作时,我常下部队蹲点调研考察。操课看表情,吃饭看份量,睡觉看动静,这是部队做思想工作、发现官兵“病”状的基本方法,针对性强,也很管用。虽然住在招待所,但我还是习惯经常去连队走一走,看看炊事班、伙房、菜地、猪圈,听听官兵们开饭前的歌声,看看战士们吃饭时的表情。一圈走下来,我对这个连队,甚至这个营、这个团的情况心里就有数了,即使不听汇报,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;同时,识别考察干部,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。
我们有一个全军闻名的连队,选配连长、指导员时,要求至少要有一人有过炊事班长的经历,这不是文件规定的,而是约定俗成的。首先,这个人在战斗班排当兵时军政素质要全优,且是全连拔尖的战士,才能被选到炊事班当副班长,一年后当班长;如果干得好,再回到战斗班当班长,提干部,一步一步晋升到连队主官岗位。这种培养干部的模式可谓一举多得,既提升了炊事班班长岗位的吸引力和班长的地位,又有助于补齐炊事员军事技术偏弱的短板,更可以提高连队全面建设的层次。这种做法当时还被许多连队效仿。
连队战士来自五湖四海,家庭环境、成长经历不尽相同,饮食口味也各式各样,正所谓众口难调。而一个出色的炊事班长,就在于肯在这个“难”字上动脑筋想点子,在大众化的前提下特别照顾到个性化需求,比如为同月出生的战士做“生日饭”,为身体不舒服的战士提供“病号饭”,为来队的战士家属准备“迎亲饭”……一事一做,一人一做,尽力让战友满意、家属舒心。
同样的饭菜食材,各连做的样式、菜色、味道不尽相同,这全凭炊事班长烹饪时把握的“度”,如火候、调色、佐料、着盐……这些都是通过反复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。
连队称赞炊事班长是老黄牛,真是一点也不假。连队的炊事班长每天起得最早,却睡得最晚,任劳任怨,特别能吃苦。他们在连队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,有的年龄、兵龄比连长、指导员都要大、要长,对连队的传统和官兵情况可能更熟悉。所以,炊事班长通常都是连队干部的得力助手和好参谋。这样的炊事班长日后当了连队主官,也就更能和战士打成一片,带出连队的精气神。
连队的饭同妈妈的乳汁一样,我们都深深爱恋,充满深情。所以,一个连队干部爱不爱兵,有时从一顿饭就能看得出来。
有一个这样的故事。一位连长与妻子刚领了结婚证,并约好了时间拍婚纱照。妻子好不容易请假来连队,正好赶上老兵即将退伍。连长忙里忙外安排退伍事项,还亲自下厨为老兵离别会餐烧拿手菜,就把拍婚纱照的事给忘了。新婚的妻子感觉受到了冷落,想着是不是领完证就不重视我了?就有点生气,有点后悔。
开饭了,战士们邀请连长妻子一块儿参加。开始,妻子以为就是一顿普通的午饭,没当一回事。但当妻子看到退伍的战士轮流来给自己的丈夫敬酒、拥抱,把他们的连长高高抬起,还有的扑在连长怀里哭时,她才终于明白丈夫为什么会把拍婚纱照这么重大的事给忘记了。连长脸上挂满了泪水,妻子也落泪了。她一下子明白了丈夫在战士心目中的地位,之前还为嫁给军人而时有后悔,从此之后只为嫁了这样的丈夫而深深自豪!事后,妻子常说:拍婚纱照可以再找时间拍,但与退伍老兵的离别会餐可就这一次。
她的丈夫当了五年连长。五年里,每到战士退伍,她必来队,帮助战士洗衣刷鞋,到伙房帮厨。后来,连长提升当了副团长。在命令宣布大会上,妻子代表所有被提拔的副团职干部的家属上台发言,她又一次讲到了这个故事,说就是这件事彻底转变了她对军人的认识!
还有一位任职四年多的连长,团党委推荐他提升副营长,程序差不多都过了,就等下午师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,命令文件也早拟好,准备第二天下发。连长前一天听到这个好消息,兴奋了一晚上。
第二天出早操,我到了连队,想再次看看。连队官兵都五公里越野训练去了。我习惯性地在连队里里外外一到三楼转了一遍。官兵训练回来了,解散洗漱,但我没看到连长。我问指导员,指导员支支吾吾。我转身上到二楼,在连长宿舍门上用力敲了几下。一会儿,连长开了门,手还在揉着眼睛。跟在我后面的指导员大声说:“师里陶政委来啦!”连长一听,赶紧回房间穿上外衣,搓了几把脸,然后立在门口。我问他是不是听到提拔的消息,以为自己已经是营首长,可以不带队出操了?连长低着头红了脸。
连值班员吹哨整队开饭了。我同官兵一同走进食堂,从队部饭桌开始,逐桌看了一遍。食堂中间放了一桶白米稀饭,每张桌上一个盘子,装了十多根油条,用手摸摸是凉的;另一个盘子里装的是鸡蛋,一人一个。没有炒菜。我问炊事班长油条是自己做的还是小店买的?班长说是从外面买的。
我回到队部桌上,不一会儿就听到战士用盛稀饭的勺子敲铝合金桶发出的当当声,很明显是故意的,是敲给连队干部听的,更是敲给我听的。战士们草草地吃好,洗碗时又继续弄出些不正常的声音来。
我知道战士这顿早饭没吃好,肚子里憋着一股火。我把连长和指导员叫到一块儿,严肃地说:“你们应该看到了,也听到了吧?这是战士在抗议你们,也是在向我提意见!今天周五,早操安排的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,这是周计划早就确定了的。战士出汗多、体力消耗大,饭菜品种肯定要更多些,稀饭、面食,再炒几个菜,有肉的、辣的,有煮白水鸡蛋、咸鸭蛋,盐分重一点。这些都是带兵的基本常识。你们昨天就应该把今天的早餐安排好。”我面对连长继续说:“没有让你交班,你还是连长,就要履行连长职责。睡懒觉,不按时起床,撂担子也太急了点吧!你想过没有,提升你难道都是因为你个人有能耐吗?告诉你,不是的,主要是连队全体官兵辛劳的结果,是他们的付出铺垫了你成长进步的台阶。你颠倒主次,缺乏感恩之心,少了爱兵之情。”
我转向指导员说:“上午,你组织召开一次党支部民主生活会,就连长的表现和早餐的问题,好好检查各自的责任,反思问题原因!对连长要‘真枪实弹’地进行批评;你作为党支部书记,更要深刻地解剖自己。会后,再召开连队军人大会,你们要当面向战士们作检查,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!”
回到机关,我找到师长,通报了情况,建议取消提升这位连长,并将其调离岗位。征求了其他师党委常委意见后,师里立即将决议通知到团里。
对这位连长的处理使广大干部明白,对战士缺乏感情,不关心爱护战士的干部就是不称职、不合格的干部。同时,将处理情况通报部队全体官兵,也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。
我到江西工作后,发现省军区带兵的连队不多,加上几个仓库、维护队和一个农场,总共就那么几个。因此,我常对机关的同志们说:我们更应把这些连队看作宝贝疙瘩、心头肉,要让战友健康快乐地生活工作、成长进步。
直属队距机关近,我经常会轮流到连队去吃顿饭;那些远离机关的小、散单位,我每逢节假日都会专门去看一看,同战士们聊聊天,吃顿饭。有一次去新兵营,聊天过程中认识了新战士小陈。他入伍前在酒店打工,身体胖,体重超标,现在有点苦闷。我先列举了很多体重超标官兵减肥的例子,并告诉他只要能坚定决心,控制主食,尤其减少晚饭量,加强锻炼,多运动,就一定能把体重降下来。小陈说他有决心。我们约定好,我说我会再来看他的。
一个多月后,小陈减肥就有了明显效果,下连队后分到了樟树市清江农场(也叫副食品基地)。春节期间,我到农场去给大家拜年,又见到了小陈,我们聊得很开心。我很欣赏他减肥的毅力,并鼓励他坚持下去。我在农场住了两个晚上,每天同农场的一个干部、十来个兵玩扑克、打篮球,与每个同志谈心,照张合影照。那天晚上,我还专门把基地主任和炊事员招呼到一块,叮嘱他们帮助小陈继续减肥,督促他多吃蔬菜和水果,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。每个月他们汇报情况时,都会介绍小陈减肥的情况。一年多后,小陈瘦了二十多斤,基本达到了军人的合格体重。小陈也成了小、散、远单位励志教育的典型。
在我们老家农村,常形容亲兄弟是“吸一个奶头乳汁长大的”;在连队,官兵也常歌唱“战友战友亲如兄弟”,因为我们是吃同一口锅的饭菜成长的。
吃妈妈的乳汁,我们成人,“站”起来;吃连队的饭,我们成才,“壮”起来。
同样的亲情,同样有营养。妈妈的乳汁,连队的饭,是我一辈子的念想!